要想成为优秀的中高阶运营,本文认为有以下五个运营思维值得掌握:流程化思维;利润意识思维;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思维;系统思维。
有个产品转运营岗的朋友说,他们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在某些思维方式上,优秀的产品经理和其它普通人是存在着显著差别的。
比如:
朋友说完后问我,一个优秀的运营,在某些思维方式上是否也存在一些与普通人不同的思维方式?
我想了很久,发现的确是存着一些思维层面的东西,优秀的运营与普通人之间是存在着显著差别的。
我这里想到的大概有5个:
以上分类不是绝对,不是唯一,也不是标准。
我再次强调,以上分类不是绝对,不是唯一,也不是标准。
接下来我一个个地讲。
一般情况,一个普通的运营拿到一个问题后,会针对问题感性的直接拿出答案来,而一个优秀的运营,会把整个问题的全流程梳理出来,然后针对流程的各个节点给出解决方案。
比如,你是在一家餐饮连锁店做着社群运营工作的运营人员,那么你思考社群运营工作时:
首先会把社群运营思考思路的全流程梳理出来:
用户进初始群-用户分层、分群-运营好每一层的每一个群-实现最终想要的商业价值-把每一个节点要完成的指标拆解成任务分配给团队。
然后针对流程的各节点给出解决方案:
第一个节点:用户进群,这个节点你可能会考虑,怎么让更多用户进群?
你可能用到了社群裂变、线下流量导线上、全渠道流量转化到社群等等方法。
第二个节点:用户分层分群运营,你综合评估以后,可能决定分3类用户群体进行运营,普通用户;办储蓄卡的用户;参与众筹的用户。
第三个节点:如何运营好每一个群,你可能想到了使用“同好、结构、运营、输出、复制”这个方法来指导你运营。
第四个节点,实现商业价值,这个商业价值,对于你们的业务来讲,可能是让用户消费更多,又或者是让用户投入更多钱来和你们公司利益绑定。
第五个节点,把你思考的前四个节点分解成任务,授权给团队,并进行追踪,沟通。
面对一个问题,先有流程,后有解决方案这个思路不仅仅对运营来讲很重要,对产品来讲也很重要。
甚至放更大一个维度来讲,运营一家公司也是这样的思路,当你在负责一家公司的运营时,你要先梳理好公司的业务流程和业务逻辑,然后再去针对每一个节点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是公司的运营负责人,独立负责公司某项业务,那么你所负责的业务是否赚钱,这是你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如何评估是否盈利?这就要用到我常讲的盈利公式了:
利润=收入 – 成本
大部分普通运营、甚至是运营经理考虑到了收入问题,但是却没有成本和利润意识。
比如一个运营经理税后到手10000的工资,你问他除了工资,公司实际上为你付出了多少钱吗?他多半是没有概念的。
又比如有的员工想到了一个好的创意以后,很高兴的跑去找老板,说自己有一个特别好的创意。老板说这需要花多少钱、最终能获得多少收入?这个员工很可能是懵圈的。
作为初阶、甚至中阶运营,对利润这事没有概念没有问题,但如果你作为运营负责人,这万万是不可以的。
你必须要清晰的知道收入来源;也要清晰的理解成本结构。
只有拥有了利润意识思维,你才能很好的当好运营负责人,负责好一个业务,做好一个生意。
推荐阅读:旗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