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津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我不想像其他作品一样神话伟人,我想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毛泽东。”
——何冀平
金秋九月,《决胜时刻》在全国上映。
这部巨作再现了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在此完成国共和谈、指挥渡江战役、筹备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
一笔荡开,
70 年前的恢弘历史滚滚而来,气势磅礴。
《决胜时刻》除了讴歌毛泽东的革命韬略,
还挖掘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
观众盛赞:
“被毛泽东陪小女儿逮鸟的镜头暖到了,大爱弯腰躲在树后面的主席!”
“看到任弼时把小提琴架在肩膀上,说‘我是爱音乐的人’……看到 16 岁的小战士为护红旗倒下,瞬间泪崩了。”
“为促成警卫员和女朋友的恋情,毛主席居然写了《诗经》中的一首情诗!头一回看到伟人的这一面,过瘾!”
《决胜时刻》既有大气磅礴的战争场面,又塑造了伟人平实可亲的真实形象,被誉为“一部不一样的史诗级巨作”。
一部不一样的剧,成就它的编剧,必定是一个不一样的编剧。
这位手执妙笔,
将传统的主旋律影片写得真实动人,赋予历史人物以新的血肉与灵魂的,是名动全国的金牌编剧——何冀平。
01
“我的作品大都比较大气,生活中我也不是儿女情长的人。关于几位伟人生活中的细节,我是特意加进去的,因为我不想像其他作品一样神话伟人,我想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毛泽东。”
这部历史传记电影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
剧本动笔于去年末,3个月必须完成编剧。
任重时紧,又逢母亲重病,但何冀平还是接了下来。
“我从小就有些男孩子性格,决定做的事从不反悔。”
她研究了上百万字的史实资料,
“从这些资料中,我能感受到,毛泽东是有大智慧的,韬略过人,还有着深厚而浪漫的情感。我想把更加饱满的伟人形象呈现给观众。”
感情充沛的剧本点燃了剧组所有主创的创作欲望,大家全力以赴塑造人物。
推荐阅读:旗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