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丽水热线 > 资讯 > 正文

探寻红色足迹,铭记党恩党史

2021-02-08 15:45:05 来源: 阅读:-

追忆昔年的艰苦抗战岁月,了解学习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体会这蕴含着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的内涵,这是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品质,丽水学院工学院红色专项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重走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小组的五名成员分别前往自己的家乡,找寻属于自己的红色文化。

寒假社会实践小组成员1月22日来到了位于浙江丽水龙泉的“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1937年7月7日夜“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浙江大学内迁,并于1939年6月在龙泉开办分校,分校除了坚持教学,哺育了一代国家栋梁之外,还宣传爱国主义与抗日思想。是抗战年代浙江省的一处重要教学据点。时间如白驹过隙,现在人们在旧址的边上办起了一所高中,朗朗的书声就恍若是回到了莘莘学子在这儿求学的时候。

1月24日寒假社会实践小组一位成员去往了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百年前,社会主义的革命的先辈们在一艘小船上召开了中共“一大”,从此,我国的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的革命获得了来自共产国际的友人的帮助,慢慢地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另一位成员也前往浙江绍兴鲁迅先生和周总理的祖居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据悉,周总理和鲁迅先生是同族同宗的远房亲戚,他们都是《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先生的后人,他们同周敦颐先生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着属于自己的气节,是我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挺着的脊梁。

1月26日,寒假社会实践小组成员之一前往的是位于诸暨市的“秀松党性教育主题公园”。在这里,她看到了俞秀松同志光辉灿烂的一生,这一位先辈,让她明白了什么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知道了什么是“生的光荣,死的伟大”这些深深的将她的心灵震撼。

抗日战争时期,以余姚梁弄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是根据地领导机关“中共浙东区委员会”的所在地。1月30日,小组的一位成员来到了横坎头村,来到了余姚梁弄,在这里,她将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物品细细观赏,眼眸中仿佛浮现了那个峥嵘岁月。忆苦思甜,在未来会更加珍惜这个和平的年代,用自己的头脑和勤奋,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这一次的社会实践,队员们接受了一次生动且富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在革命战争时期先辈们模范的精神。同时,红色主题的社会实践必将帮助我们的同学,更好的认识党,了解党,主动接近党,拥护党,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


推荐阅读:宜州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