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9月22日,“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北京复赛在中国科技馆举行,一队队青年才俊展开了一场脑力和实践操作的科技比拼。赛场内,不同形态的逆风行驶装置,向风能利用的极限发起冲击;现场的三星曲面电视,实时直播选手在背对赛道情况下,利用手机控制的自动识别和采集“路况”的智能小车;更有来自高中和大学的团队拿出创意作品同台竞技,各种呈现方式都让人耳目一新。
自2013年首次启动以来,三星电子“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吸引了数万高校学子的报名参与,被认为是激发国内青年科技灵感的盛会、极具启发和激励性质的公益赛事。历经三年的努力,这项大赛已经在高校的莘莘学子中培养了一大批持续点亮创新灵感的科技人才,也唤起了社会在全新视角上对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关注和重视。今年赛事更是成为全国科普日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在政府倡导的“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技知识”工作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培育创新基因:激发青少年拓荒精神
全社会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视程度高涨,源于对他们能成为中国未来科技中坚力量的渴望。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要从孩子抓起,从学生阶段就要给潜在的科技创新人才插上腾飞的翅膀。注重电子科技产品创新与变革的三星电子,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努力中,表现出超越同侪的敏锐度和责任感。他们深知,现阶段需要打造一个为青少年分享知识、思想碰撞和学习交流的平台,来培育青少年开始萌芽的“创新基因”,鼓励高校学子在未来的愿景中展开奇思妙想,勇于探索创新,发扬“先行者”的拓荒精神。以此展开的一系列育才计划中,“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是整体效果尤为显著的一项公益赛事。
“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大赛之所以广为人知,并一届比一届更受欢迎,不仅在于这是一个新的平台,更重要的一点表现在其赛事设计的精心和缜密程度上。无论是参赛学生还是评委老师们看来,“探知未来”并非像其他一些比赛那样追求热闹和声势,而是善于以小见大,从可操作性强的“小命题”延展到头脑风暴的“大创意”,这些都体现出命题专家的良苦用心——凭借青少年对科技天生的好奇心,通过动手操作,在试验中进行学习,能很好地适应青少年的身心特征,摒弃教师示范多、学生动手少这种“不接地气”的科学教育方式,增强青少年的动手实操和思维灵敏性。这样的做法能有效引发青少年对于“探索、创新、改变”的创新热情,进而在科技寻梦的道路上激发出拓荒精神。
风能利用命题现场参赛选手所制作的逆风行驶装置正全力以赴向前行驶
今日透视未来:三星理念推动大赛发展
革新动力来自于改变未来的信念,“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的发展和进步来源于三星不断改变、勇于探索创新的态度和精神。“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三星将企业理念与“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大赛有机融合,紧扣社会和民生,从节能、健康、环保等方面出发,赋予当代青少年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与改善生活的愿望。
来自北京市第四中学的参赛选手们带着他们的创意作品“阳光小屋”接受媒体采访
2015年大赛北京赛区复赛的参赛队伍中,众多创意作品都让评委专家们感到激动和兴奋。来自华北理工大学的华理开拓者队,带来的“自动清洁太阳能热水器”因为其节能减排的环保性、自动清洁的便捷性和可以快速投入市场的实效性,获得了高度评价。北京四中的阳光小屋队带来的“阳光小屋”,利用钢管等建筑材料建造完成了2.4米见方的网壳结构小屋,具有快速折叠、拆装的灵活性,可以光伏发电的绿色环保性,以及可以随意“拉张出桌椅”的多功能性,让人颇为惊艳。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来自内蒙古大学TBNO队带来的“智能植株培育及家庭环境监测系统”,让我们可以实现用手机操控家庭中的植物培育以及检测家中环境的变化;来自河北北方学院的“北院风之队”的三名选手所带来的“我家停车场”,智能停车场可减少人工管理,节约资金,并且对车辆的规范化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智能交通命题比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在盲控小车完成指定路径
在面对科技人才的启蒙教育问题时,“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大赛命题人、美国DI创新思维竞赛中国区裁判长李雪梅老师,在采访中提到“探知未来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改进创新思维的培训,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极具前瞻性和借鉴性。”在她看来,三星电子“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这样的竞赛形式有着很大的发展价值。她也呼吁更多的企业能够投入到对青年人才如此“贴身”的培养中来——像未来的领路人一样,大手拉小手般悉心培养着“有志青年”,鼓励他们从小处着眼,才能迎来大的成功。
创意单元评委老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教授也高度评价了本次大赛,他认为“探知未来”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科技兴趣,让他们深深喜欢上科技知识,启发了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并且为真正热爱科学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快车道。
爱迪生曾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谁能说,今天的青少年中不会诞生中国的爱迪生呢?重要的是,我们有责任让这样的种子真正成长为燎原之势。对数万名怀揣创新灵感的高中和大学同学而言,“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不仅仅只是一个竞赛,更是实现梦想、通往未来的桥梁。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